陕西省当代红色文化培训教育中心和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基地是陕西省国有文化龙头企业陕文投集团所属的红色文化培训基地。其中,陕西省当代红色文化培训教育中心是由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批准,由中共陕西省委主管主办唯一党刊《当代陕西》杂志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直管省属大型文化国企陕文投集团联合成立的红色文化培训教育平台。
中心自一成立,就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延安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领导亲自给予工作的指导和关心,先后被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延安研究基地”、陕西省委统战部授予“陕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基地”、陕西省民政厅授予“陕西省社会组织党建教育基地”等,各社会团体、大专院校也纷纷授予教育基地。
中心以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主办唯一党刊《当代陕西》杂志为思想方向指导、以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为理论指导,结合陕文投集团的集团化发展模块,立足革命圣地陕西延安,放眼全国红色文化培训教育,努力创建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培训综合服务商品牌,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培训教育示范基地平台,力求实现“服务全省大局、聚焦红色文化培训教育、共享资源平台、引领全国示范”的发展愿景。
中心秉持陕文投国有企业“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服务理念,依托陕西省委组织部主办党刊《当代陕西》杂志和陕西省红色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团队科研和理论成果,产学研相结合专注党员培训,在不断提升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服务团队。
陕西省延安人,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2001年8月陕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2016年8月,获聘国务院参事。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巡视员。曾挂任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大庆市委副书记。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和调查研究工作。
刘煜,男,中共党员,教授。1965年参加教育工作.1966年底由延长调延安革命纪念馆工作直至2004年退休后返聘为中央一号工程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延安革命馆陈列方案的策划、编写。在纪念馆工作的40余年中,从事第一线讲解工作5年,1974年开始搞陈列研究工作,直至2008年从一号工程专家组退出。因著述颇丰,1988年评定业务职称时,相继由馆员破格晋升为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走出了一条自学成才之路。19
延安南泥湾干部培训学院院长、教授,延安市委讲师团专家组主讲。从事干部教育事业30年,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主编文集4部,专著两部。2017年主讲的《中共中央延安十三年》入选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2019年主讲的《中国革命的延安之路》入选陕西省干部教育精品课程,2020年被延安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延安市干部教育五大名师之一。主讲课程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延安大学教授,笔名厚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著有《路遥传》《走过陕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等。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世界孔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大风堂艺术研究院院长、人民画报书画院院长、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现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返聘教授,延安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外聘博生导师。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中国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2010年首届优秀教师,2020年延安市第届干教名师。主持国家市第一届干教名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撰写、主编专著2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讲课程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讲演”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史教研室主任。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专家学者,延安市社科专家入库人才,延安市首批圣地英才入选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学院科研课题。主讲课程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讲演”“弘扬七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决定中
胡木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退休干部,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中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胡乔木 与中国著名的女科学家谷羽之女。
陕西省政协委员,延安大学图书馆馆长,延安市社科联副主席。长期从事《资本论》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培训等工作。出版学术著作4部、教材6部,在《经济评论》、《江汉论坛)、《学术交流》、《西北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厅级科研课题4项,独立完成校级课题3项,获省厅级奖励4项。主讲课程为:“延安时期党的经济建设政策、实践与启示”“延安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习近平新时代
现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返聘研究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文章100余篇。曾为全国党史干部培训班、干部培训院校、高校、宣传出版机构和部队机关授课。主讲课程为:“领导部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与中国梦”“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从党的历史看十九大贡献”等。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延安市首批社科专家,延安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多项,在《调研世界》《晋阳学刊》《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3项,陕西省教育厅(教工委)教学科研奖励4项。
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现任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延大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延安教科文基金会理事长、《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延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主编。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主任,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办公室兼科研部主任,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党的文献》《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延安市第一批干部教育培训优秀骨干教师”“延安干部培训学院2018年度优秀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原主任兼机关党委原专职副书记(副厅级),研究员,延安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教师。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年从事党史党建、高等教育、干部教育研究,主编出版专著4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部委和学院科研教学课十多项。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在《军事历史研究》、《安徽史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独立或参与学院科研课题多项。主讲课程为:“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从井冈山到延安”“《实践论》《矛盾论》导读——从‘两论’看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和实践”“《实践论》
陕西省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陕西省委讲师团特聘教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从事理论宣讲工作三十年,先后被邀请赴深圳、上海、北京、无锡、沈阳等地为中央统战部、外交部、科技部、交通部、中国记协、中石化、中海油、复旦大学、空军基地及中宣部组织的中央媒体等作传统教育报告,若有《延安精神概论》、《延安时期与延安精神研究》等专著。主讲课程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从梁家河到中国梦-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
现任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原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哲学教授,从事党校干部教育工作30余年。出版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解读》,参毛泽东在延安》、《延安时期的党群群关系、(延安时期著名人物等。2008年12月,被陕西省委予全省党校工作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5月,被陕西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延安市委组织部确定为首批干部教育名师。主讲课程为:“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史教研室教授。长期从事党史党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项目多项。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安徽史学》、《福建论坛(社科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讲课程为:“党中央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王家坪分院院长,教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延安陕甘宁根据地史研究会、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作咨询专家,延安市首届干部教育名师。长期从事党史党建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延安时期党史党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讲授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精品共享课程。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副教授。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与生平研究会理事,中国非洲史学会理事,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党的建设、当代中国外交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思想与生平研究。主讲课程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弘扬七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经验”“‘中国
北京大学新世纪红色文化发展部延安基地教授,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延安精神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特聘教授。出版《伟大的平凡》、《毛泽东在陕北》十余部著作,荣获中央、省级和延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奖励,论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多种国家级刊物。主讲课程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及其启示”“延安精神赢未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及对新时代的意义”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主任兼西部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党建专家库入库专家,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挂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延安时期思想文化及党史党建。在高校教学工作期间,荣获“最受学生欢迎老师”等称号。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并主持院内外多个项目的研究。先后在《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同时为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兼职教授。教学方面,为党校历届学历班、各级主体班主讲过十几门经济类专业课程及讲座;并承担着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现场教学课程的讲授任务。科研方面,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完成一项国家级社科基金课题及两项省级社科基金课题,主持完成一项省级重点课题和多项校级课题。2003年被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陕西分院评为优秀教师;2013年5月被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授予“在党校工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西部国情研究中心教授,延安市首批圣地英才入选者,“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区域发展人才项目”入选者,中央宣传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入选者。主要从事干部教育和国情教学与研究.主讲课程为:“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梁家河的大学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与权威领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等课程。主讲的“学习《习近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李和平,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研究领域主要为讲授民商法及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民法、民事实务、宪法学教学。社会兼职担任陕西省宪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法学会理事,延安市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延安市人大法工委委员,延安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延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陕西捷声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先后荣获延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延安大学教
现任职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政府管理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厅)、校级社科项目10多项。主讲课程:《延安精神与时代价值》、《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毛主席在延安时期重大事件中的决策艺术》等红色教育课程。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陕西省重点研究基地“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特聘教授,《陕北春秋》杂志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获陕西省教育工委“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1991、1994、1997年三次获得延安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学质量优秀及505基金奖,2006年获“教授风采”奖。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先后出版《圣土沧桑》、《陕北历史文化述略》、《陕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特聘教授,思政部主任,延安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1987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学士,1999至200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学习。大学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延安精神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上,曾数次获教学质量优秀奖、学院赛教一等奖、二等奖、省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学院教学标兵、优秀教师等。在教育部“2017年全国
中共党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曾任延安革命纪念馆副馆长,文博研究员。毕生主要从事党中央在陕北13年史研究,包括延安精神及毛泽东思想研究。先后撰写了《国际友人在延安》《闪光的足迹——记坚决执行党的路线的好干部黄静波》《延安红色故事》等10多本书籍,组织参与了延安10多个大型专题展览的撰写和制作;有10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级优秀论文奖。主要讲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中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副教授,主讲内容是《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史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党史党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完成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参与并完成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全国党建研究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多项。近年来在《红旗文稿》、《人民论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天府新论》、《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讲课程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兼职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治教育专业, 2009、2011年分别赴上海华东师大、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做访问学者。现供职于延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多次在赛教活动中获奖。同时兼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王家坪分院、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延大红色经典传承教育基地的教学工作。主讲课程:《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父子情》、《窑洞对及其现
法学博士,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延安市社科专家库入库专家,第六届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9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社科基金项目15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3部,合编教材1部。先后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综合部部长、副教授,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入库教师。长期从事干部教育工作,打破常规教学,先后开发了多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办公室兼科研部主任,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个延安特色干部培训课程。自主研发的课程有宝塔山的激情教学《宝塔山连着天安门》、梁家河激情教学《一个村庄的记忆》、激情教学《爱
文学硕士,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毕业独唱音乐会,200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名校之夜·青春的微笑》演出,2010年参加第四届维也纳春季世界音乐节演出。2007年获延安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自2007年级奖励4项。起,应邀为北京语言大学、北大附中、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学校做有关陕北民歌的学
哲学博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2017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教育精品课主讲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讲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解读》一课2017年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教育好课程”,并收入中组部精品课程库。主讲课程为:“《中国共产党章程》解读”“《实践论》《矛盾论》导读——从‘两论看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和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
延安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延安市市委组织部师资入库专家,精品课程,现场课《父子情深》。
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培训部副调研员,讲师。主要从事学员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兼教学工作。近期在若干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省部级期刊上发表文章若干篇,接受省级媒体专访一次;参与撰写最新延安精神解读书籍《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 精品教材;新版书名《魂:延安精神的力量与时代价值》);主持学院科研课题多项;独立开发现场专题讲授课程《愚公移山精神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延安精神研究中心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儒家天理观与共产党员修养关系研究》1项。主讲“对话式教学”——“窑洞对与中国共产党的赶考”等。
现任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刑事司法、革命根据地法制史、法律职业伦理等,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多门课程,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一项,主持陕西省级项目一项,市级项目一项。出版译著一部,发表文章数篇。